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体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区域实行“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开发模式。出口加工区作为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集生产、经营、口岸功能于一体。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古城的西侧。52平方公里先导区已完成开发。一个外商投资高度聚集,集工业、商业、居住及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化城市初步建成。苏州高新区先后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亚太科技工业园和首家ISO14000环境管理示范区
常熟出口加工区位于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内,紧靠常熟港,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能力强,物流运输便捷。
吴中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首个设在省级开发区内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也是唯一隶属于区级单位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是全国首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唯一的区港合一的保税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由保税区管委会统一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扬子江化工园和扬子江高新技术产业园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主要有物流、化工、机电、粮油和纺织五大支柱产业。2008年11月张家港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转型为保税港区,成为中国目前政策最优、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区域。
江苏省级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区域。
苏州国际科技园作为苏州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企业孵化重要载体,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数码娱乐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和行业应用高新科技产业高度聚集的特色科技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设立的15家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分3期开发,首期封关面积0.44平方公里。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属于虎丘区。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区域人口77.48万,其中常住人口58.78万人,暂住人口18.2万人,外籍人口0.5万人。下辖枫桥、狮山、横塘、镇湖4个街道及浒墅关、通安、东渚3个镇,下设通安、东渚、浒墅关3个分区和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下设江苏省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科技城、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西部生态城。
东南开发区围绕常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高一优”总体部署和“全市经济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开发区“功能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三大战略,在经济规模提质增量中不断增创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向并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全力打造开发区“人文·人气·人居”新高度,全面提升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7年机构升格为正处级建制。在这20年里,开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5平方公里拓展到了36.5平方公里。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08年9月,为整合发展资源,形成区镇一体优势,开发区和杨舍镇实施合并。区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人,户籍人口28万人,下辖5个城郊办事处和4个城区街道,管理55个社区居委会和49个行政村。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于1992年成立,2010年11月11日晋升被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共17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83平方公里。在规划建设上坚持高标准、高效性、可持续发展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遵循集约化、高活力、人性化的城市设计理念,逐渐形成“三区、两轴、五片区”的规划格局。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2002年8月,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2003年6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2012年12月正式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被批准为首批省级开发区,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比照国家级开发区享有相应的经济审批权限和行政级别,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区内设立常熟出口加工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